当前位置:[网站导航]首页>中医养生>穴位>

人体经脉之足少阳胆经

发布时间:2014-04-28 12:04:05作者:百年养生网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穴位核心内容:足少阳胆经

经脉循行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沿着颈部行于手少阳经的前面,到肩上又交出于手少阳经的后面,向下进入缺盆部。耳部的支脉:从耳后过入耳中,出来经过耳前,到目外眦的后方。外眦部的支脉: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与手少阳经合于目眶下,下经颊车,至颈部与前入缺盆部的脉相会合,然后向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联络肝脏,属于胆,然后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侧的腹股沟动脉部,经过外阴部毛际,横入髋关节部。缺盆部直行的脉:下走腋窝前,沿着侧胸部,经过季胁,与前入髋关节部的脉会合,再向下沿着大腿外侧,出于膝部外侧,向下经腓骨前面,直下到达腓骨下段,再下出于外踝的前面,沿着足跗部,进入足第4趾外侧端。足跗部支脉: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着第1、2跖骨间,出于足大趾末端,穿过趾甲,到趾甲上的毫毛部,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联系脏腑

吴圣贤:茯苓安神汤的配方,功效与作用,怎么做,不适合的人,失眠

胆、肝。

主治范围

侧头、目、耳、咽喉病,肝胆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王波:长高贴敷方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长高,命门穴,生长激素

常用穴位

本经单侧44穴,左右共88穴。这里仅介绍20个常用穴位。

足少阳胆经

(1)瞳子

【位置】眼外眦角外侧约0.5寸处。

【取穴法】正坐仰靠,令患者闭目,当眼外角纹之止处取穴。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光眼、近视等。

(2)听会

【位置】面部,当耳屏间切迹前方,下颌骨踝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取穴法】正坐仰靠或侧伏,于屏间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取穴。

【主治】耳鸣、耳聋、耳内疼痛、 耳流脓,齿痛、口 、腮肿,面痛、头痛、下颌关节疼痛等。

(3)上关

【位置】耳前,下关穴直上,当颧弓上缘凹陷处。

【取穴法】正坐仰靠或侧伏,按取耳前颧骨弓上缘,张口时有孔处取穴。

【主治】偏头痛、面痛,耳鸣、耳聋、 耳,牙痛、口噤不开、口眼 斜等。

(4)率谷

【位置】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取穴法】正坐或侧伏,将耳部向前折曲,于耳翼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取穴。

【主治】偏正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烦满呕吐、不能饮食,小儿急慢惊风等。

(5)完骨

【位置】在头后部,当颞骨乳突尖后方之凹陷处。

【取穴法】正坐或侧伏,于颞骨乳突后下方凹陷处取穴。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牙痛、失眠、癫痫、痢疾等。

(6)阳白

【位置】前额,瞳孔直上,眉上1寸。

【取穴法】正坐仰靠,于前额目中线即眉毛中点直上1寸处取穴。

【主治】前额头痛、眩晕,目痛、雀目、上睑下垂、眼睑动等。

(7)头临泣

【位置】头部,目正视,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上。

【取穴法】正坐仰靠,于目中线直上,入前发际0.5寸处,即神庭与头维两穴连线之中点处取穴。

【主治】头痛,目眩、目翳、流泪、目赤痛,鼻塞、鼻渊,耳鸣、耳聋,小儿惊风、热病等。

(8)风池

【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相当于后发际正中上1寸的水平线上。

【取穴法】正坐或俯伏,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耳鸣、颈项强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疟疾、瘿气等。

(9)肩井

【位置】位于锁骨上窝中点直上,肩上凹陷中,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法】正坐或俯伏坐位,在肩上,当大椎穴与锁骨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处取穴,向下直对乳头。或以手掌后第1横纹按在患者肩胛冈下缘,拇指按地第7 颈椎下,其余 4指并拢按在肩上,示指靠于颈部,中指屈曲,中指尖处是穴。

【主治】头项强痛,肩背酸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痛、乳汁不下,瘰疬等。

(10)日月

【位置】位于前正中线旁开4寸,第7肋间隙处。

【取穴法】正坐或仰卧,男子于乳头直下之第7肋间处取穴;女子则于锁骨中线之第7肋间取穴。

【主治】呕吐、吞酸、胁肋疼痛、呕逆、黄疸等。

(11)京门

【位置】位于第12肋骨端。

【取穴法】正坐或侧卧或俯卧位,于第12肋骨游离端之下取穴。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腰痛、胁痛、腹胀,泄泻等。

(12)带脉

【位置】位于第11肋游离端直下与脐相平处。

【取穴法】侧卧,于腋中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处取穴。

【主治】腹痛、经闭、月经不调、带下、疝气、腰胁痛等。

(13)环跳

【位置】位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取穴法】侧卧,于大转子后方凹陷处取穴。约当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中1/3交界处。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等。

(14)风市

【位置】大腿外侧中线上, ?横纹上7寸处。

【取穴法】直立,两手自然下垂,当中指尖止处取穴;或侧卧,于大腿外侧中线,距 横纹上7寸处取穴,即臀横纹至?横纹的中点。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痒、脚气等。

(15)阳陵泉

【位置】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取穴法】屈膝,于腓骨小头前下方与胫骨后缘之间的凹陷中取穴。若此穴不敏感,可于腓骨小头后下方之凹陷处取穴代之,可称之为“后阳陵”。

【主治】胁痛、口苦、呕吐、下肢痿痹、脚气、黄疸、小儿惊风等。

(16)光明

【位置】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

【取穴法】正坐或侧卧,于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处取穴。

【主治】下肢痿痹、乳房胀痛,目痛、白内障、夜盲、视神经萎缩等。

(17)阳辅

【位置】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取穴法】正坐或侧卧,于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处取穴。

【主治】胸胁疼痛、下肢外侧疼痛,偏头痛、目外眦痛、喉痹,腋下肿、瘰疬、疟疾等。

(18)悬钟

【位置】位于外踝上3寸,腓骨后缘处。

【取穴法】于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和腓骨长肌腱之间取穴。

【主治】 项强、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脚气、痔疮等。

(19)丘墟

【位置】足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取穴法】正坐垂足着地或侧卧,于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处取穴;或距小腿关节(踝关节)背屈呈直角,当外踝前缘垂直线与外踝下缘水平线的相交处有一凹陷,穴在其中。

【主治】颈项疼痛、胸胁胀满疼痛、腰胯下肢疼痛、半身不遂、转筋、踝扭伤,脚气,偏头痛、目赤肿痛、目翳、视物不明,疟疾、咳逆气急等。

(20)足窍阴

【位置】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指甲角0.1寸。

【取穴法】仰卧或正坐垂足着地,于第4趾爪甲外侧缘与基底部各作一线,两线交点处取穴。

【主治】偏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喉痹、舌强,月经不调、经闭,热病、胸胁胀满、失眠、多梦等。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文章评论

    本类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