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导航]首页>中医养生>
八段锦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1-05-01 11:08:44作者:百年养生网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中医养生
八段锦是一种导引功法名。此功法体势动作古朴高雅,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 宋、元以后,运动健身的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八段锦、十二段锦、太极拳等民族体育运动应运而生。八段锦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项运动健身术。这套体操姿态优美,绮丽多彩,犹如锦缎,八种图势依次连贯,功简而赅,效速而神,所以有 “八段锦”的美称。
宋代洪迈 《夷坚志》中记载了南宋养生家河滨丈人最早描绘了八段锦坐功图。明代高廉在 《遵生八笺》中记述了八段锦的行功要领及行功要诀。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汉,信道家之言,好养生之术,特把八段锦功法编成歌谣,便于记诵,便于流传,练功时,边唱边作,事半功倍,因此,八段锦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而且传播到了朝鲜、日本等国。
八段锦一共分为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其名称出自北宋洪迈 《夷坚志》: “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八段锦形成于十二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八段锦合心功、身功、首功、鼻功、口功、舌功、齿功、肩功、手功、足功、腰功于一体,让人体脏腑组织都得到锻炼,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侵”。
因为八段锦运动量不大,又颇具强身益寿作用,人人能练,随时可做,特别适合于脏腑功能衰减、四肢活动不灵的老年及体弱久病之人,所以相传至今不衰,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清代光绪初年,一位无名氏又把八段锦导引诀进行改编: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需单举,五劳七情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双手攀足固肾腰。”脍炙人口,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