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导航]首页>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胆瘅的治疗

发布时间:2013-05-26 11:01:25作者:百年养生网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胆瘅的治疗

【原文】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1)。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2)中。

吴圣贤:茯苓安神汤的配方,功效与作用,怎么做,不适合的人,失眠

【注解】

(1)胆募(mù)俞:胆募,在期门穴下五分处,即日月穴;胆俞,在第十椎骨下旁开1.5寸。

(2)《阴阳十二官相使》:指古典藉,已佚。

王波:长高贴敷方的配方与用法,功效与禁忌,长高,命门穴,生长激素

【白话详解】

黄帝说:有病口中发苦的,取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治疗仍然不愈,这是什么病?是怎样得的呢?岐伯说:病名叫胆瘅。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诸谋虑取决于胆,咽部为之外使。患者因屡次谋略而不能决断,情绪苦闷,遂使胆失却正常的功能,胆汁循经上泛,所以口中发苦。治疗时应取胆募日月穴和背部的胆俞穴,这种治法,记载于《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按语】

“胆瘅”是指口中自感有苦味的病症,最早见于《内经》。除该篇外,本书中还有多处文章对其进行阐述,如《灵枢四时气篇》“胆液泄则口苦”,《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食,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中医认为,胆汁味苦,今肝胆有病,气机不畅,以致胆汁泛溢,故口苦。另外,肝升胆降以辅佐脾胃的升降,若胆汁排泄逆反,可使胃气不和郁而化热,故本病在肝胆,而又与脾胃密切相关,临证所治,除本篇所说针刺泻胆募穴与胆俞穴以外,内科多肝胆脾胃兼顾为主。

临床上本证以肝胃郁热、胆热犯胃及肝胆湿热证较为常见。肝胃郁热,指肝失疏泄,胃火旺盛,郁热犯胆,胆汁泛溢而致口苦。症见口苦咽干、烧心、泛酸、胸骨后烧灼感、急躁易怒、心烦不寐、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胆热犯胃,指少阳化热,脾胃受累,气机不畅,邪热郁蒸,胆汁泛溢而致口苦。症见口苦呕恶、泛酸烧心、心烦易怒、胸膺疼痛,甚则胸痛彻背、胃脘胀痛、半夜咳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肝胆湿热,指肝胆生湿化热,湿热蕴结,阻滞气机,以致肝失疏泄,胆汁不利,脾胃失和,胆汁泛溢,而致口苦。症见口苦而腻,尤以晨间或睡醒后更为明显,兼见两胁胀痛或刺痛、腹胀气窜、脘闷纳差、精神困倦、肢软乏力,甚可出现黄疸、小便黄混或深黄、大便不爽,或见白色,舌质红或红赤,边尖尤显,舌苔黄腻,脉象弦或弦数。

【应用举例】

胆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饮食失宜,情志刺激,劳逸所伤,病邪在胆,胆液泄,胃气逆,胆胃失于和降,故而以口苦、呕苦、嘈杂、脘胁胀痛为主要表现。新加温胆汤治疗胆瘅,效果良好。基本方为黄连6g,秦艽10g,半夏10g,竹茹10g,枳实10g,陈皮10g,茯苓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热甚者加栀子、龙胆草;呕吐、呃逆重者加旋覆花、代赭石;胃脘疼痛加川楝子、煅瓦楞子、白芍药;胀满甚者加佛手;血瘀重者加炙五灵脂、丹参、郁金、牡丹皮等;夹有虚寒而致寒热错杂者加党参、山药、吴茱萸等;阴虚明显加沙参、麦门冬、石斛;便溏者加薏苡仁、白扁豆;湿盛者加佩兰、冬瓜皮等……1999年2月至2001年1月,应用新加温胆汤治疗胆瘅病86例,治愈50例(58.14%),好转29例(33.72%),无效7例(8.14%),总有效率91.86%。(河南中医药杂志,2001,6)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文章评论

    本类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