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导航]首页>健康新闻>
一代宗师素朴中医院儿科曹一大夫:中医药药浴的起源、发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10 10:28:22作者:百年养生网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健康新闻
在中医中,药浴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的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种多样,洗全身俗称“药水澡”,局部洗浴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
中药药浴,古已有之。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熏浴方8首。《黄帝内经》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则收录了更多的药浴内容,对不同的疾病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酒洗、醋洗、黄柏洗等。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更是将药浴疗法用到了妇科、儿科以及临床急症抢救。到了清朝,是药浴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很多药浴效方在民间流传,如沐浴、洗头、洗眼睛等,广泛应用于急症、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目数百种疾病的治疗。而对药浴贡献最大的是《理瀹骈文》的作者吴师机,不但为药浴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还根据药浴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熏洗、沐浴、浸、喷、浇、淋八法,治疗范围涉及了中医的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并列举药浴方79首,功绩辉煌。
案例1,吴宝宝,女,1岁2个月。家长自述患儿自半岁后添加辅食,即出现大便偶有干结难排。遵医嘱先从饮食入手调整,多饮水,水果蔬菜适量增加,并口服益生菌、乳果糖,症状无明显改善。后检查排除巨结肠、乙状结肠冗长等器质性病变。推拿、中药口服均未坚持。1岁左右症状持续加重,大便3-4日1次,色黑,量少,臭味大,并出现颗粒状,排出困难,伴大汗淋漓,抗拒哭闹,每次都需用开塞露辅助,肛裂出血,直肠粘膜Ⅱ度脱垂,大便后需家长用手还原复位,患儿纳差,夜卧不安,近期生长发育迟缓。查体见患儿面色萎黄,唇甲色淡,毛发细软稀疏,下眼睑发暗,舌质淡苔白厚。
中医诊断:小儿便秘(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治疗: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肝肾发育不足,另口服药很难配合,也考虑口服药加重肠胃负担,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忧患,因而给患儿采取膏穴疗法,并用药浴配合。药方以补中益气汤合槐角丸为用。前者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重用生白术、当归以健脾益气,补血润燥,而共奏润肠通便之功效。后者止痒痛、祛湿毒,清肠疏风,以解肛裂出血之苦。防止患儿肛周疾患进一步发展。方中诸药用量均按比例加大用量,嘱患家长大量水煎,令药汤浓郁,温度适中,让患儿坐浴其中,没过肚脐。熏洗过程中,应保持温度,时间宜20分钟以上,见小儿面色微红,似有细微汗珠冒出为宜。一周后反馈患儿胃口有好转,夜卧不安有改善,排便时间有缩短,遂继续用药,半月后大便排出不费劲,2天1次,脱肛现象已明显减轻,排便后可自行回纳。家长认可此方案,患儿配合,情绪好转,随诊后继续用药,一个疗程后,患儿脱肛及出血已痊愈,睡可纳可,大便1-2天1次,条形软便,排出不费力,汗出正常,面色已似有红润之象,情绪稳定。
案例2,安某旋,女,3岁3个月。因早产,出生半岁后发现肌张力低下,运动迟缓,并伴有厌食,纳差,大便干结,3天1次,排出无力,夜卧不安,盗汗严重,抵抗力差,频繁外感,唇若涂丹,舌质绛红少苔。就诊时已在当地做康复训练,但因营养不良,效果不好。患儿常常自述疲乏无力,不能自行抬下肢上台阶。考虑到患儿之前治疗经历复杂,用药过多,家长也表明了不想再给孩子过多用药,决定以外治法为主。沟通后家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同意以膏穴疗法搭配中药足浴。
中医诊断:小儿生长发育迟缓(脾肾不足、气阴两虚)。足浴方剂以四君子汤合引火汤为主。方中重用白术、熟地为君药,既可健脾益气,滋阴补肾,又可润肠通便,气阴双补,方中其他诸药如党参、茯苓、麦冬、白芍等共奏益气补血,滋阴敛肝之效。先后之本均可兼固,一周左右随症调整处方一次,根据患儿病情变化,酌情加减,或佐以安神助眠,健脾开胃,滋阴敛汗以助改善体质。嘱家长煎煮后取适量没过足三里处,每天20分钟左右,一天2次足浴。调理近3个月时,家长反馈,孩子食欲佳,大便规律,眠可,不再盗汗,贫血改善,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未被感染,身高体重均有明显增长,不用扶位可自主连续上台阶。
原理:吴师机说:“凡病多以外风,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最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外治之药切近皮肤,能彻到肉理之中,亦能将药之气味透过皮肤直达经脉,摄于体内,融于津液之中,与之合而为一,具有内外一贯之妙。”
正如吴师机说:“切于皮肤,彻于肉理,摄于吸气,融于渗液。”“外治之理即为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即是说外治和内治的用药机理相同,只是给药途径不一样。“外治义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外治之学,所以颠抖不破者,此也;所以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耳,此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一,药物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角质层转运(包括细胞扩散和细胞间质扩散)和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另外角质层经水合作用,使药物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其二,药物对皮肤局部的刺激,通过药浴刺激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消肿作用,另外药物作用于局部而引起的神经反射,可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力;其三,现代药理也证实,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对症的药剂,通过药浴后提高人体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中医药药浴作用机理概言之,系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药浴正是利用这一点,起到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节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的诸般功效。
文章发布于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曹一
相关内容推荐
-
补中益气汤
四君子汤
补肾
葛洪
便秘
厌食
茯苓
党参
贫血
足浴
脱肛
痈
麦冬
当归
白术
白芍
止痛
黄柏
疲乏
脾胃
营养不良
盗汗
补血
足三里
早产
发育迟缓
大便干
清热
开胃
通便
清热解毒
健脾
抵抗力
骨伤
肛裂
小儿便秘
开塞露
面色萎黄
脾胃虚弱
肘后备急方
五十二病方
祛风
出血
吴师机
黄帝内经
药浴
推拿
活血化瘀
行气
免疫力
湿毒
祛湿
津液
中药
熟地
大便干结
解毒
面色
器质性病变
免疫球蛋白
性病
健脾益气
眼睛
益生菌
中气下陷
滋阴
气阴两虚
脾肾不足
痒
坐浴
便干
润肠
康复训练
滋阴补肾
洗头
饮水
祛风散寒
无力
经络
脏腑
疲乏无力
助眠
体质
槐角丸
臭味
脾胃虚
乳果糖
纳差
苯
感染
润肠通便
身高体重
生长发育
巨结肠
水果
醋
果糖
体重
行气血
气血
熏洗
肌张力
润燥
湿
寒
情绪
脱垂
安神
对药
补中益气
球蛋白
复位
中医外治
生白术
外风
糖
辅食
活血
蛋白
外邪
瘀
张力
本周热点
今日深度资讯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