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导航]首页>中医养生>

中医独特的认知方式

发布时间:2011-12-07 15:13:10作者:百年养生网出处:百年养生网

所在栏目:中医养生

目前,对中医学研究的主导性思路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采用现代医学的形态学研究方法。现代医学沿着线性因果链去追踪产生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的终极实体,当做自己的科学精髓,从此出发,它要说明每一器官的每种机能,都必须给以形态上的论证。人们大多习惯于用这种形态学的思路来考察中医理论,然而,这种形态学思路并不能完全从本质上把握中医,容易对中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心、命门、气化论等做出错误的理解,否认这些概念的复杂性内涵,甚至由此走向否定中医理论、废医存药的极端。

其二,撇开中医学体系中的诸多基本概念是否“虚设”的问题或者接受许多基本概念的功能性定义,认为中医理论是在临床经验基础之上,经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模拟演绎而形成的,有着“超实证的逻辑过程”。这种思路也容易走向极端:要么津津乐道于中医的“宏观整体”,认为它符合唯物辩证法和现代哲学思想,体现了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精神,似乎高深莫测;要么因其“朴素”、“自发”,而不得不将中医摆在如同自然哲学的地位,这样,实质上还是否认了中医基本概念的物质性内涵。

详解血瘀体质:血瘀体质的表现症状,自测题,怎么调理,食疗药膳

我们认为,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形态学方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灵枢》多篇记载了人体形态解剖内容,但更重要的认识来源,是古代医家及哲学家们的身体力行的内炼实践活动。如果说,西医所依赖的是感官的直接接触,借助了“感官的向外延伸”,是在“看得见”的领域中认识人体生命,那么,中国古代的先哲们更注重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看不见”、“听不见”的“感官”、“感觉”。古代称之为“收视返听”、“内景返照”,又可称为“独见”、“独闻”、“俱视独见”,这就是所谓的“明心”、“独悟”、“神会”。在这种“不以形先”的方式下,“近取诸身”,才能详细考察精、气、神、经络、藏象,才能形成气化论、经络论、整体观。我们可以把这种认识方式称之为“内向认知”或“直悟思维”。

《易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学术向以“闻道”为目的,即从“道”来把握万事万物,对“器”的认识应归属于科学范畴。中医理论是“道”的医学分支,显然地,它对“人体之器”的研究,亦只能采用与求“道”相同的方式。“内向认知”正是集中体现了“求道”方式的特点。

几千年来,儒、道、佛、医各家对“内向认知”的方式、方法、体验等都有极详尽的理论体系。这种证悟的形式与西方的科学分析有根本性的区别。由于这种“认知”形式往往以自身实践为前提,人们很不容易从本质上了解它、承认它。

详解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表现症状,自测题,怎么调理,食疗药膳

《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对此段的理解观点颇多,大都从所谓哲学角度及字面来解释,若从“直悟思维”的亲身体验来理解,似更能令人信服。

我们认为,“内向认知”的存在,其重要条件是“亲造实诣”,只有自身身体力行的实践,才能对“道”有正确的认识。正如明代大医家李时珍所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所谓返观者,就是指具有较高内在修炼功夫的人。

全站最热

  • [腹部疾病]拉肚子拉水

    很多人都会遇到拉肚子拉水的情况,特别是在大吃一顿或者是感冒的情况下。关于拉肚子拉水,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问题,或者是因为肠胃问题。本页包...

  • [杨奕]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

    本页提供杨奕手到病自除全文阅读。包括完整目录、共计6大章,66个小节的详细内容。涉及到全身的各个反射区,以及自然疗法、反射区疗法、食疗等。另外...

  • [穴位]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耳穴在耳郭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其分布的规律是,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

  • [健康自测]手掌发黄是怎么回事

    手掌发黄,一般是血管内血液不充盈或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慢性病的征兆,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贫血、慢性结肠炎等。但手掌发黄同样...

  • [健康图库]人体淋巴分布图图片

    这是关于人体淋巴分布图的图片,图片所在的文章是:20120910天天养生视频和笔记:何裕民讲淋巴瘤,癌,重压出的淋巴癌,图片尺寸390x378像素,格式是JPG...

文章评论